游客发表
《孤儿药法案》实施后影响近3000万美国人的生活,大约10个美国人中有1人是罕见病患者。
白宫发言人欧内斯特说,存在缺陷将彻底调查。但从目前情况看,其中一些措施可能并未完全落到实处。
第三,将相关医护人员数量和治疗环节减至最少,当时治疗邓肯的医护人员先后有70多人,美国政府认为这么多人参与增加了感染风险。美国本土发现的首名埃博拉患者邓肯的情况就说明了这一点。在诊断方面,美医疗机构目前要求所有传染科或急诊科的医生和护士,在接诊时首先要询问病人过去21天有无去过西非,只要去过就要将他们当成埃博拉患者对待备注:少部分资料来自华尔街见闻。美国东北大学教授Alessandro Vespignani警告称,美国10月末至多会有20个人感染埃博拉病毒。
许多国家都将出现埃博拉病例。美国本土发现的首名埃博拉患者邓肯的情况就说明了这一点。我那篇文章的目的是引起大家对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关注。
毕竟,贪官拿到钱,就会腐败成穷的就剩下钱了。经过科学家的努力,产生了知识产权,有了论文和专利,那国家的 投入就已经够本了,纳税人就已经赚到了。试想,如果科学成 果真的是前瞻性的,国家政策机构很可能不了解未来是否有市场,所以也就理所当然没有相关产业化的资金预算。只有科技成果真正变成了产品,创造了新的就业机会,产生了新的税收(增值税,所得税)国家的原始投入才得到了最佳回报。
因为除非把脑袋切下来 换到第三方那里去,知识和能力的转移现在还是一个低效率的事情。企业用股民的钱来投效益比较高的产业开发。
如果把给到院所里搞 基础科研的钱被拿到公司里面去做产业开发用了,这表面看去是科学家的错,而实际上很可能是因为没有相应的产业开发资金申请途径本质问题是如何才能打通科技成果市场化的道路,让科学家能放心大胆地走。不过,申辩的前提有两个:(1)他的科技成果是真的。如果科学家不亲身去参与转化,转化就很可能不彻底,无效率,甚至是失败。
难道科学家只有靠拿诺奖才能致富?奖励科技创新的应该是社会,是市场,而不是政府或者什么机构。而且科学家的公司就应该是空壳的皮包公司,皮包里面就是知识产权。科学家如果没有正当的,光明正大的途径,那就只好自己摸着石头过河,而摸 着的石头很可能就砸在自己的头上。媒体和政府不要去渲染和指责科学家把国家经费做出的成果放到自己的公司去, 这不是问题的本质。
只有皮包里面装满了知识产权才能拿到社会资金 (风险投资,天使投资),才能有效地完成转化。(2)他没有乱花钱(买房子,找小三之类)。
我们应该提倡科学家去创业,去办公司。我不是说李宁院士的问题就真的如此,我并不了解详细情况(也不想成为调查组的成员),但是看到这么多批判他的媒体报道, 有点替他委屈。
其实,科学家自己不去主动参与科技成果的转化才是真正浪费社会资源。科学家办企业一向被认为是歪门邪道,不务正业,甚至是腐败,捞钱。没有社会化的,制度化的,市场化的奖励,科技创新就没有希望。或许,他的本意就是希望他的科研成果能够快速,更快速地进入市场?科学界的确有腐败,院士们也不只一个该抓。院士李宁被抓,媒体一片嘘声,都是负面报道。这些问题包括:(1)是否应该让一部分科学家先成为富翁?(2)科学技术市场化的道路为什么不通?我曾经写过一些文章探讨在中国技术转化的问题(参考相关博文),其中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科学家办企业的问题。
如果这两个简单的条件满足,我认为李宁的问题很大程度是反应的是一些制度上的难题。替李宁院士辩解:该让一部分科学家先富起来 2014-10-16 14:39 · 韩健 我们应该提倡科学家去创业,去办公司。
可是,我觉得李宁可能不是最该抓的,至少不是最先该抓的。科学家的成功不能仅仅靠论文数来衡量,科学家的享受也不应该仅仅停留在精神上
全球重磅药物TOP10:生物药主导天下按照年销售额10亿美元的重磅药物标准,2013年有近百种药品达标,其中TOP50的达标线为16.43亿美元。与之相对的是,罗氏的3个靶向抗肿瘤用药则引领该公司的高速增长。
中国医药市场的高速发展吸引跨国巨头将其重磅药物引入中国,包括波立维、立普妥等产品都已进入中国最畅销的十大品种行列。1 自身免疫药:3只都不如意在自身免疫领域,3个TOP10品种均已进入中国。而位居其后的3个品种也无一例外都是生物药,分别是强生/默沙东的类克、罗氏的美罗华和辉瑞/安进的恩利。舒利迭、可定、安律凡:仿制压力哮喘和抗COPD的舒利迭、糖尿病用药来得时、降血脂用药可定和精分症用药安律凡是其余4个TOP10品种。
最晚上市的修美乐尽管位居全球畅销药首位,其预填充式注射笔对于患者而言也无疑有极大的便利,但中国市场的贡献率实在太低。首先进入的类克尽管上市时间较长,但增速不快,其静脉给药对产品推广带来了较大困难。
金砖国家是目前最具活力的药品市场,其中中国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医药市场,未来5年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超过15%。GSK的舒利迭是沙美特罗和氟替卡松的复方制剂,为经典的β受体阻断剂+皮质激素复方制剂,较早期复方制剂而言,其安全性明显提高,且多剂量吸入剂给药进一步提升了安全性和依从性。
治疗乳腺癌的靶向抗肿瘤生物制剂曲妥珠单抗赫赛汀于2002年获批上市,该病主要用于HER2阳性的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同时最新研究证明该药也可用于该靶点阳性的胃癌患者,这将拓展其适用范围,样本医院2013年销售额也达到4.79亿元。安维汀于2010年进入中国,其跨时代的抗肿瘤作用机理为多种实体瘤治疗带来了新的机会,该药在全球范围内获批了多种实体肿瘤适应症,尽管从目前来看,安维汀对其中一部分肿瘤核心治疗指标(即生存期)提升有限,但这无碍产品在中国市场快速发展,上市第四年该品年销售额已经突破2.65亿元。
由西安杨森负责中国市场销售的类克上市最早,于2007年获批,2010年雅培的修美乐和辉瑞的恩利也陆续获批。不过,由于知识产权的问题,该药在国内上市不久就出现了大量仿制品,原研药可定由于价格较高,故依然占据了80%的销售额,但从用量来看仿制品已经接近原研药。与之相对的是,益赛普定价合理,加之国家政策的支持,产品占据了该类药物的大部分份额。安律凡是日本大冢研制的第三代抗精神病用药,全球市场主要由大冢和BMS联合销售,中国市场原研药安律凡于2006年进入中国,目前样本医院年销售额约3000万元,低于其在全球市场的表现。
2007年可定进入中国,目前已成为中国第二畅销的他汀类药物,样本医院年销售额约5亿元。赛诺菲的来得时作为全球最畅销的胰岛素,于2004年在中国上市,该品进入中国的时段正好是中国糖尿病患者逐步认同胰岛素作为糖尿病普通治疗用药观念建立的阶段。
舒利迭2002年在中国上市后市场保持高速增长,2012年销售额达到2.56亿元,2013年销量有所降低,竞品的竞争和GSK事件可能带来了一定影响。按照年销售额10亿美元的重磅药物标准,2013年有近百种药品达标。
尽管3个品种在全球市场均属于TOP10品种,但在中国市场表现都不尽如人意。3个品种的热卖也给国内生物仿制药企业提供了机会,多个该类生物仿制药有望上市,其较低的价格将分享原创药的部分市场。
相关内容
随机阅读
热门排行
友情链接
友情链接